郊区人民检察院这场公开听证会,让事更清、理更明、法更透
时间:2025-04-15
来源:郊区人民检察院
作者:汪法宇
编辑:李禹衡
录入:李禹衡
审核:徐晓宇
“请办案机关出示责任认定依据及矛盾化解相关证据的真实性。”区人大代表冯冰在听证会上严肃质询道。2025年4月14日,佳木斯市郊区人民检察院针对两起拟不起诉案件召开公开听证会。此次听证会邀请了人民监督员、听证员、律师代表、侦查人员以及案件相关人员共同参与,通过公开透明的听证程序,切实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,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司法的公正与温度。
听证会上,承办检察官对两起案件的基本情况、审查认定的事实、法律适用依据等内容进行了全面且详细的介绍。特别针对两起案件拟作不起诉决定的理由和依据,展开重点阐述。检察官明确表示,检察机关在严格依法办案的同时,始终坚守“宽严相济”的司法理念,力求案件处理既能契合法律规定,又能符合情理。
在听证过程中,针对一起交通肇事案件,区人大代表冯冰向公安机关发起质询。冯冰要求公安机关说明“责任认定依据”以及“矛盾化解的真实性”。公安机关迅速做出回应,现场出示了事故监控视频、司法鉴定报告以及被害人家属出具的谅解书等关键证据材料。这些材料有力地证实,犯罪嫌疑人刘某的行为符合相对不起诉的法定条件。
在另一起使用虚假身份证件案件中,区人大代表张海燕对案件定性提出了疑问。案件承办检察官详细阐述不构成诈骗罪的理由,并说明经审查认定,犯罪嫌疑人具有坦白、认罪认罚法定从轻处罚情节,系初犯、偶犯,无前科劣迹,其犯罪情节轻微。依据相关法律规定,依法可适用相对不起诉条款。
与会的听证人员在认真聆听各方意见后,经听证人员独立评议后,一致给出积极评价。他们认为,本次听证会程序规范、严谨,案件事实清晰明了,证据确凿充分,法律适用精准无误,检察机关作出的处理决定合法又合理。人民监督员刘泉指出:“检察机关主动接受社会监督,以公开促进公正的做法,值得充分肯定。”值班律师刘霄飞也表示:“这两起案件的处理,既严格遵循了法律规定,又充分彰显了司法的人文关怀,成功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。”
公开听证,是检察机关践行“两个回归”理念的关键举措。佳木斯市郊区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,该院将进一步推动检察听证工作朝着常态化、规范化方向发展。以直观可见、通俗易懂的方式,让当事人把事说清、检察官把法讲透、听证员把理辨明。以公开促进公正,通过听证赢得公信力,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,都能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,切实达成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”的价值追求。